2016年4月27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53:經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五十三(受想行識、諸蘊應同)

非一非二、知「色、空」義。
受想行識、諸蘊應同!

先觀「不異」、後證能融。
「亦復如是」、義周文省!

既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看似有空為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似有空是一;有空非一非二,現象真相現前」,則「受想行識」諸蘊,自應類同,故說「亦復如是」。

何謂「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下一念,般若觀照,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下一念,般若觀照,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當下一念,般若觀照,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當下一念,般若觀照,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當下一念,般若觀照,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當下一念,般若觀照,五蘊與空,非一非二,現象真相現前。

徒說道:

「當下一念」四字已蘊含了「體」、「眼」、「如」及「片片」的深奧義理於其中。

「當體」:從空間而言,我們存在的處所名宇宙,又稱涅槃體。在這個有機的生命體中,各各都來自同一本源、存在於同一空間,各各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個整體、互相依賴的。而一切於這個空間的存在(包括有情與無情的眾生)都已然具足無窮的生命力。這股無窮的生命力大至可分為物質(即「色」)能量和精神(即「受想行識」)能量兩種。

「眼下」:從時間而言,在我們眼前顯現的都是實時(real time)的現象。正如《肇論》〈物不遷論〉云:「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不動」。每一刹那發生的事(即「色」)情(即「受想行識」)其實是凝然不動的。情況猶如菲林,影像是一片定格、加一片定格、再加一片定格的記載下來。當我們翻滾菲林,影像便會躍然而動;速度愈快愈流暢,彷似是流動著的。但當我們放著它們不動時,便可清楚看見每一定格的影像都牢固地刻印在菲林上。所以,事情發生時的一切一切(包括物質能量和精神能量)已然凝住。我們不可能把過去的事情搬到眼前來發生,即使採用最先進的科技使之重新顯現,那些都只不過是重新合成的現象。所有重顯的現象根本已不復是過去曾顯現時的狀況,因為至少多了現時的我們在,那又甚能說重顯的就是過去曾發生的事情呢?由此可知,事情發生的一瞬,並沒有過去與未來於其中,我們的存在只會是永遠的現在式。

「一如」:「多而不異,不異而多,故名一如」。儘管存在是一體(體),但各各存在之事物卻因其現象(相)與功用(用)而各顯姿彩,各各都是獨一無二;遍佈整個宇宙各各事物顯現的形態與功用雖異,卻始終是一個整體。

「念片片」:每一剎那唯是念片片、法住法位,我們可視每一剎那為絕對的「即生即滅」,即不煩惱,故《壇經》云「念念善」(即念片片),即是報身(佛)」。

總的來說:「當下一念」,即是「立地成佛」。

Om MaNi Padme Hum

2016年4月2日星期六

《觀世自在》對談錄52:經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五十二(有空幻象若不除、現象真相未可得)

有空幻象若不除、現象真相未可得。
有、空念頭銷亡處、當悟自性無所失!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看似有空為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似有空是一;有空非一非二,現象真相現前。這對自悟見性而言,無論如何都是可貴的醒悟。

徒說道:

由於所有「事」(又名「色」,即現象)俱衍生自「理」(又名「空」,即宇宙法則),故眼前的一切「現象」就是「真相」之透露。若換成《心經》的語言,便說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要掌握好兩者的根本意義,便不會受到文字所障礙,而瞭解到《心經》所記載的如來訊息。

Om MaNi Padme 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