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21:經題「經」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二十一 (一生一經、念念受持)

一生一經、念念受持;
點石成金、轉凡成聖。

內在醒覺、自己是佛;
在人群中,歡喜說法!

徒說道:

「一生一經」,若以一經為一身的寄托,很多人也只會選擇《心經》。現代最廣泛流通的《心經》漢譯本由玄奘翻譯,全文共260字(而日本最流通的漢譯本共262字,比中國流通本多了「遠離一切顛倒夢想」中的「一切」兩字)。由於《心經》簡短,以至在云云佛教經典中,最廣為人知。《心經》字字珠璣,言簡意賅;只要我們對之「念念受持」,只要想觀自在菩薩想得放不下,如果這樣去修法,在今生今世,就會成佛,故說「點石成金、轉凡成聖」。「內在醒覺、自己是佛」,這猶如從金礦中提煉出純金一樣,爾後再不退轉為礦石。正如自己需要一樣,他人也同樣需要;請大家務必「在人群中,歡喜說法」去。如實宣揚個我與觀自在菩薩是同一心的這個《心經》秘密,則縱經歷百千萬億劫之生死輪轉也必與《心經》 世世重逢。

Om M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25日星期六

《觀世自在》對談錄20:經題「經」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二十(為我改變、苦痛事實)

念念心經、能夠改變;
我對事物、看法受法。

念念心經、信樂受持、
為我改變、苦痛事實!

徒說道:

人之所以痛苦,全因誤認此身為「我」、是存在的中心,故而產生種種不必要的執著。但事實上,在我們「念念心經、信樂受持」的過程中,即可經歷個我身心與大我身心合一的全新體驗,此亦即是與存在中心點連結,去開創各種可能性,從而「為我改變、苦痛事實」。

這是一種與大我共舞的全新方式,是一種較高的意識狀態,自然「能夠改變、我對事物、看法受法」。當知個我乃大我生命的組成部份,情況恰似細胞乃人體的組成部份。若人只為了己身而活,便會莫視他人,並創造矛盾與對立;後果猶如癌細胞之於人體。相反,當我們信樂受持《心經》,能與大我共舞,時間消失了、憂慮不見了、專注加深了,而一種隨機的、巧妙的、生生不息的般若智慧會油然而生,讓生命綻放出無限光輝。

Om M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19:經題「經」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十九 (眾多生靈、各取所需)

般若心經、大陀羅尼;
眾多生靈、各取所需。

信樂受持、一切開始、
依法而行、常懷喜悅。

共鳴相應、我入入我、
皈依自性、究竟成就。

重新發現、人人本具:
「智慧如日、福報如天!」

徒說道:

《壇經》曰:「世人性淨,猶如清天,惠如日,智如月,智惠常明,於外著境,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識開真正法,吹卻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見」。故知,凡助人獲得正知正見的皆稱「善知識」。

以觀自在菩薩的大人格作為「善知識」,當知「信樂受持」《心經》是「一切開始」。《心經》揭示了宇宙真相,助我們「重新發現、人人本具:『智慧如日、福報如天!』」。只要「依法而行、常懷喜悅」,即可「共鳴相應、我入入我」,藉以開發本來具足的慈悲智慧,在生活中綻放與觀自在菩薩一體的智慧花朵。成就「觀自在菩薩的大人格」,成為觀自在菩薩的世間示現,是為「皈依自性、究竟成就」。如是自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如蓮花般幽香四溢、如太陽般普照十方。

Om M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

《觀世自在》對談錄18:經題「經」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十八 (一心持誦、一生一經)

一心持誦、
一生一經。(文字般若)

一心觀想、
一生一尊。(觀照般若)

一直到達、
一真法界。(實相般若)

共鳴相應、
我入入我。

徒說道:

宇宙是一個「慈悲」能量場,佛稱之為淨土(Buddha-field);我們每一個人亦是一個能量場,這就是「共鳴相應、我入入我」的基礎。只要心力所凝相應之處(即「一心持誦、一生一經。一心觀想、一生一尊」),我們每一個能量場便可與宇宙「慈悲」能量場共振(即「一直到達、一真法界」),「慈悲」能量自來,取之不盡,所以我們的生命自可於世間顯示慈悲的無限可能性。

Om M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15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17:經題「經」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十七 (優美短句、譬喻為花)

猶如一線、穿透各枚、
美麗花朵、造成花環。

優美短句、譬喻為花、
綴合起來、是為「線經」!

的梵文是 Sutra,這個字的本意是線,故 Sutra 也可譯作「線經」。古印度是用繩子貫穿花環來譬喻把寫上聖句的木片連串起來。

徒說道:

寫經者以尖銳的工具,在薄薄的棕櫚葉上雕刻,然後塗上顏料,使刻在葉面上的文字顯現出來。最後,以繩貫穿環孔,連結成「經」,以記載世尊的教誨和傳播如來的訊息。

如欲瞭解製「經」詳情,可參考:

1. 如何在棕櫚葉上雕刻?
2. 如何製造顏料和裝訂?
3. 如何令棕櫚葉更耐用?

Om Ma N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11日星期六

《觀世自在》對談錄16:經題「經」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十六 (經之秘密不在文字、必須深入用智觀識。)

經是橋樑讓我得以、
與諸如來瑜珈一起。

經之秘密不在文字、
必須深入用智觀識。

認識自己實在是誰?
尋回內在無限力量!

徒說道:

在不覺醒的狀態下,人往往被種種現象,牽起不必要的思緒和情感,使自己一會兒飛躍上天堂,一會兒下墮至地獄;如斯反覆於六道輪迴,不斷地「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故最終必然是「地獄決定」。不過,這「地獄決定」絕不是我們唯一的歸宿,因為《心經》給我們開示了另一種生命發展的可能性。

當「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之煩惱來襲,大家不妨打開《心經》,通過「尋回內在無限力量」,讓自己「認識自己實在是誰」,自覺是乘願再來的觀自在菩薩,在生活的磨難中時刻相信「是自願受的苦」,即能經驗隱藏在一切事物背後的正價值,這就是「用智觀識」之真諦。

Om M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8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15:經題「經」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十五 (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

眾生云何於此經、
妙智究竟到彼岸?
願觀自在開微密、
禪心廣為眾生說!

徒說道: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第二十九〉云:「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釋照明品第四十〉又云:「般若波羅蜜,能示諸法性,無法有法空故。」

此「般若波羅蜜」既是「知諸法實相慧」,故又名妙觀察智。若能以妙觀察智,看清「有法、無法」俱離的性空之理(離妄想),即放開心靈與肉體的枷鎖(無所住),自由自在,進而融入與宇宙一體(而生大悲心),自然生命內有一股無畏的氣息,不顧一切地征服黑暗與死亡,是名「創造價值」,開啟無限可能性。

當世尊明白了「知諸法實相」以後,盡力廣為有緣「相遇此經」的你和我宣示真理,因為我們都是與佛一起去「廣為眾生說」的同志!

Om M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4日星期六

《觀世自在》對談錄14:經題「心」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十四 (宇宙一切、乃一體心)

由目觀見心愛樂、
無始生死輪轉因、
七處徵心無是處、
如來藏性妙真心!

《楞嚴經》有阿難「七處徵心」的故事!

安心,在於明理:明白到今生所遇,不論離合悲歡、顛倒夢想,都只是無始生死輪轉中的一小片段;明白到今生所遇,不論離合悲歡、顛倒夢想,都在無始生死輪轉中重覆、重覆、又重覆(將修正為「重複」)、……;明白到今生所遇,不論離合悲歡、顛倒夢想,若非明心見性,無有出期!

心識牽引,永無出期。生生世世的執幻為實有,不斷重複的苦與貪欲,不斷重複的誤己誤他,何來慈悲? 何苦由來!

唯有從今一念,乃至於念念,常在定中,超然物外,自在安樂,才是心靈自由人、才是觀自在菩薩! 才能廣行無緣大悲,才是諸菩薩莊嚴萬行!

徒說道:

所謂「常在定中,超然物外」,並非不熱中於紅塵世事,而是把自己從由「自我中心」所築起的樊籬中超脫出來,並回歸至擁有「如來」之寶藏。也就是說,能產生一個新的「永遠的佛」的自在生命觀,此亦即《楞伽經》中如來禪所證的「自覺聖智」。

Om MaNi Padme Hum

2015年4月1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13:經題「心」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十三 (當下即是,自在安心)

生死涅槃一綫差、
迷悟只在一念間、
「當下即是」何憂喜?
一切諸佛證此心!

《金剛經》云:「世尊於日初時分,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時,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此是佛住世的家常過活,實在與眾人一般,更無任何奇特處。只是就裏一點,與人不同,知之者希:「佛如此日用,安心自在!」佛由於已回歸於心最正常的本初狀態,當下即是,再無憂喜;如其所是、任運自然,日常生活與佛法自然無實質的分別;一切諸佛唯證此心而已!馬祖道一云:「一切諸佛皆證此心,一切諸佛語心為宗!」

徒說道:

《金剛經》法會,源於須菩提發現,世尊的日常生活居然輕鬆得如斯優雅而起。由此可見,真正開悟者的生活就是行佛道,行佛道就是生活。兩者毫無二致,其關鍵在於開悟「當下即是」乘願再來,這叫「本誓願」。「本誓願」永遠與佛同在,自然每個剎那都活出生命的本質,每個剎那均是佛在創造的淨土的圓滿境界。真的是這樣故,還有何不安心呢?

Om MaNi Padme 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