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星期四

心自證心

於《大方廣佛華嚴經》,無數菩薩輪流現身說法,唯獨世尊卻始終不發一言。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呢?

據〈如來出現品〉,當開悟的刹那,「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所以,世尊便在爾後二十一天,將自己所悟到的境界作了一次匯報,因而把《大方廣佛華嚴經》整理出來。故此,此經其實是一部開悟者的自內證報告,而所談及的那種如來秘密,卻是一切開悟者都能共同經驗得到的心靈境界。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大方廣

一切佛法經教的內容可分為十二類,統稱「十二部經」,又稱「十二分教」。當中有一類名毘佛略Vaipulya,漢譯「方廣」。在漢地廣泛流通的經典中,以「方廣」為經題的屈指可數,即《大方廣佛華嚴經》與《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是也。兩部經典各具特色,前者長達八十卷,後者總長一卷。從經題可見,兩者堪稱第一真實了義經,所說的都是同一種境界。換言之,《華嚴經》為「大方廣」體系之詳說,而《圓覺經》則為「大方廣」體系之略說。那末,「大方廣」體系所說的,究竟是甚麼樣的境界呢?這可從「大」、「方」和「廣」三個字去理解。

「大」者,一切相對都包含在絕對之中,表萬物一體、世間一切現象皆由空而生。故兩部經典皆教導修行者,以「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之精神境界向自己說法及修行,此乃法身境界。

「方」者,方正,諸法實相是永恆的現在,成佛只在當下,表人人平等。故兩部經典俱說眾生都是佛種,主張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如來圓覺妙心」,只要當下覺悟,便可即身成佛,燃亮自己的生命。當所有開悟者都各司其職,便可臻至如來的圓滿光明境界。

「廣」者,推而廣之,表經法流通。一旦體會到諸法實相,開悟者自然會喜不自勝地與人共享,「一切眾生都有即身成佛的可能性」這個生命訊息。這於《華嚴經》最後一章〈入法界品〉,善財童子身體力行,示範如何修行,最後能以出世間智於世間生活。而《圓覺經》最後一章〈賢善首章〉,也通過向佛請教,宣示奉持、修習、護持經人及布教之法。當正法得以實踐與流布,修行者皆於悲憫眾生之餘,仍能透視三世如幻,並以「遊戲三昧」的態度正視人生,展現菩薩修行的最高境界。

故此,「大方廣」體系所說的,是一種顯現如來秘密的境界。

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

四種姓

凡聽過、讀過佛陀生平故事者,必對悉達多太子於其母腋下出生一說毫不陌生。把此視作故事內容的一部份本無傷大雅,但對之信以為真則未免牽強。要知道,印度人最喜歡講故事,這種充滿神話色彩的說法是有象徵性的。

古印度人把民族分成四種階級。這四種階級又稱「四種姓」,即婆羅門(代表司祭祀之僧侶),剎帝利(代表王族及武士),吠舍(舊稱毘捨,代表從事農牧工商等平民),以及首陀羅(又稱戍陀羅,舊稱首陀,代表奴隸)。古印度《梨俱吠陀》第十卷第九十頌〈原人讚歌〉便記敘了關於「四種姓」的神話。該神話說:「梵王生四姓。王口生婆羅門,臂生殺利,脅生毘舍,足生首陀。」佛陀屬於刹帝利種姓。若依該神話的說法,佛陀就是從梵王的手臂出生的了。當把神話套進現實人生時,其母便擔綱了梵天的角色,把佛陀生而為人。故此,上述說法只不過是象徵其剎帝利種姓而已。

2014年7月6日星期日

真言

「咒」的梵文mantra是由mantra兩個梵文字組成。前者表示to think即思考,後者表示instrument即工具;整個字的意思是instrument of thought幫助思考的工具。因此,持咒是一項有意識的語言行為,絕不含糊。曾聽人說:咒具有神秘力量,主張持咒者不必理會所持之咒的意義,只要專心唸誦,便可達到預期的效果。顯然,這種說法與「咒」的原意背道而馳。這就好像能叫出朋友的名字,卻對其人一無所知。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還算得上是那個人的朋友嗎?若然咒確實具有神秘力量,而自己根本不明箇中道理,那豈不是如入寶山空手回?

梵文Om是眾多咒的開端。這個梵文字最早見於《奧義書》,本由三個字母AUM組成。但在梵文文法中,當字母AU相結合時,便會寫成字母O。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Om,而不是Aum的原因。古印度人認為,宇宙萬物皆從Om的振動聲中產生。Om是「皈依」的意思,象徵與存在的真實 (或稱法身) 建立親密關係。這種親密關係,猶如人重回母胎、人體細胞是身體的組成部份般,是一種「生命與大我生命一體」的狀態。

Mantra除漢譯為「咒」之外,又名「曼荼羅」、「陀羅尼」、「明」、「密語」及「真言」。依據此字的原意以及Om字的奧義,似乎把mantra稱作「真言」最為妥貼。皆因「真言」即真如理言、真理語言、真實而無虛假的語言之謂。

2014年7月3日星期四

涅槃

僧肇在〈涅槃無名論〉探究涅槃這種生命狀態,是超越名相、語言,無以名狀的。既然無以名狀,那麼涅槃是否完全不能被理解呢?

「涅槃」是音譯詞語,常被人誤解為死亡的同義詞。但涅槃的巴利文(Nibbāna)和梵文(Nirvāṇa),均表示「被吹熄」或「被吹滅狀態」。後來佛陀使用此詞語,表示那些像火焰般的煩惱已滅盡,而像光明般的智慧顯發;以至於生死苦患,因此而得到解脫的一種生命狀態。這麼說,「涅槃」就是「解脫」的意思了。那末,解脫是如何發生的呢?

佛家常說「三解脫門」,即「空」、「無相」與「無願」。而真言宗則還有「光明」為第四道解脫門。

從〈物不遷論〉,我們可知生命是刹那刹那的顯現。而每一刹那所顯現的色法與心法,皆「法住法位」,其「功業不可朽」。而於刹那與刹那之間,我們都重新回歸「空」。就如〈不真空論〉所論述的,此「空」並非甚麼實質的東西,而是生起下一剎那之一切可能性,天台宗稱之為「一念三千」。這個觀點,其實也可以借用量子物理學去解說。以電子為例,當研究人員偵測電子於某個位置出現時:若不去看它的話,該電子的波函數是散開的,這波函數代表了電子在某一時刻處於不同地方的機會率;如果去看它,電子會不斷神出鬼沒地在不同位置出現,就像電子在每兩個新舊位置之間進行了瞬間轉移,而電子的波函數正正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位置都有可能成為電子出現的新位置,故電子下一剎那出現的新位置,其實包含著一切可能性。正正因為「空」,生命充滿了可能性。就好像一旦我們覺知自己本來是佛,在這一刹那即可活現佛無限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的顯現,卻完全不受任何規範或形式所束縛,此謂之「無相」。除此之外,我們還從〈般若無知論〉中認識到「不知(妄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既已了知「空」即生命之一切可能性,則「不知之知」乃回到生命一切可能性之「空」的意思。這樣才能瞬間開啟如來一切智智,即所謂「一切知」。「無願」即無妄執,個我再也沒有甚麼事情必須達成的了。若然真的要發願去達成甚麼事,那件事就僅是遵循《壇經》的教誨:「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如果各各都做好本份,以自性來自度心中的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那末與自己有緣相遇的人,也必然感受得到,因而啟動自度工程,共同分享這份在不知不覺間已傳送開去的「光明」。而不可思議的是,這項光明分享工程,並非個我的刻意經營,而是法爾自然地發生的。這亦即是《金剛經》所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所謂「無餘涅槃」之光明境界,即前述「回到生命一切可能性之『空』的意思」。唯有「空」,才能於每一刹那都開佛的知見,並能隨順「空」而示現於一切世間,分享自己的光明,無執於生死與涅槃,此即終極的「無住涅槃」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