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58: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五十八(「空」非別有法、唯在諸法中)

「空」非別有法、唯在諸法中! 
諸法因緣生、存在真實相。
不能離開物質及心靈之一切事與物(諸法)另覓真空實相;也不能離開真空實相而有物質及心靈之一切事與物。

「諸法空相」之「空」,絕不是離開一切事與物後之頑空,而是要我們看見因緣和合所顯現的一切事與物,裡面都有實際的東西存在。

徒說道:

在舍利弗 (即舍利子) 還沒有皈依佛陀之前,他在王舍城的街巷遇見佛陀的弟子,遂上前施禮問其師是誰?所說何法?他所得到的回覆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吾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隨即恍然大悟,立即揚棄婆羅門教,轉投佛陀門下,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一向以「智慧第一」聞名於世,他的尋道轉向並非盲目,而是確實有所領悟,才作出如斯重大之抉擇。那末,他所領悟到的究竟是甚麼呢?

「諸法」指一切事與物。由於一切事與物都是依靠條件而或生或滅,這等生滅的現象稱之為「存在真實相」。既然「諸法因緣生」,所有現象皆依條件而產生,所以佛說一切都無自性 ,即現象定無「常住不變」可言,這才是「存在真實相」。「諸法因緣生」,就是「空」。「『空』非別有法、唯在諸法中」,廣大虛空之萬事萬物,「空」就在其中!

Om MaNi Padme Hum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觀世自在》對談錄57:經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五十七(識是八識、萬法唯識)

識是八識、萬法唯識。
身心不二、內外一如!

一切圓滿、再不失去、
磁性中心、知「識、空」義!

所謂一切萬法唯識所變,身心不二,內外一如,故在自安樂行中,這一刻自然轉化成為無限光明、健康、豐盛的現實。

這是因我們過往從無始劫以來已聚集了觀自在菩薩無量大願功德,故而才能於現在聞說心經,心生歡喜,信心決定,當下已經能夠以觀自在菩薩的身份認出自己內在的自性光明,再不失去自己內在一切圓滿的「磁性中心」,能夠向永恆的未來開展一切功德行,隨心所欲地「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以成就像觀自在菩薩一樣的究竟涅槃。

徒說道:

身,是宇宙展現無窮生命力的載體;生活,是生命不斷向前邁進的舞台;第八識,則彷似牽引我們生命走向的磁場。

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或「如來藏藏識」。《楞伽經》云:「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這在在說明了由「如來」所興建與創造的「一切趣」(即「萬法」)是中性的,可「善」亦可「不善」。因各各的八識種子不同,會影響身口意又稱「三業」行為,創造自己的世界。換句話說,並不是這個世界選擇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這個世界。

培養優良的習慣,使自己的光明種子「再不失去,磁性中心」,永恆地承繼如來事業,轉煩惱為菩提,「即身成就」,此即「識、空」義。

Om MaNi Padme Hum

2016年6月22日星期三

《觀世自在》對談錄56:經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五十六(行是修行、自安樂行)
行是修行、自安樂行。
執善執惡、即煩惱「業」!
修行成為、生命重心。
情感能量、知「行、空」義!
保持覺察自己任何時候的情緒反應。讓自己的自我情緒與根本温暖光明的觀照的心並存,這一刻不受自我情緒污染了;即使依業力種子所生起的種種自我情緒,也會因温暖光明不斷生起而轉化成正極情感能量。當修行是愉快的,它便會成為自發的行為,這便是自安樂行。

徒說道:

「修行」,「修」和「行」,分別代表不同的東西:「修」表示修習、鍛鍊,「行」則表示行為、習慣。
人類的行為,佛家分成身、口、意三部分。不必通過繁複思考便迅速展露行為,我們稱之為習慣,是通過反覆經驗而致。我們慣性地做同一些事,稱之為「身業」;慣性地說一些話,稱「口業」;慣性地想一些事情,稱「意業」。這「業」已形成一股力量,我們已不必費勁去想,便自然地反應了。習慣本無優劣之分,孰好孰壞,端賴我們所持之習慣對我們產生之作用為何。譬如:習慣了看別人不順眼,會使我們常懷瞋心,這對自他都無好處。相反,習慣了感激別人,會使我們經常沐浴在幸福之中,這既自利又利他。
要言之,「修行」就是培養優良的習慣,自利利他。此即「行、空」的習慣,轉煩惱為菩提,使我們「即身成就」。
Om MaNi Padme Hum

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觀世自在》對談錄55:經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師說道:

心經心訣 之 五十五(想是思想、停止妄想)

想是思想、停止妄想。
耐心覺察、種種想法!

保持覺察、妄想消失、
正極思惟、知「想、空」義!

保持覺察自己任何時候的想法與反應。讓自己的種種想法與觀照想法的心並存,這一刻不受種種想法污染了;即使心念運作所產生的妄想,也會消失。

徒說道:

一切物質存在的壽命有限,我們的身軀亦然;但願力卻可無限延展,讓生命永垂不朽。

我們不難發現,願力愈大者,所遭遇的生活挑戰往往愈嚴峻。道理很簡單,欠缺難關,又如何展現與發揮力量呢?因此,凡偉大人物所遭遇的經歷都格外難堪,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與忍耐。就是因為能忍別人所不能忍,他們遂能以生命影響生命。這些偉大人物除了燃燒自己的生命使他人看得見光明之餘,還可感動他人奮起接力,延續其偉大功業。從大我角度而言,偉大功業生命已然永垂不朽。

藉由偉大人物具體地示範了,我們便意識到那些困擾自己的事簡直微不足道,自然不會讓無意義的妄想消耗生命能量!能為身邊的人帶來光明與幸福的事情,社會整體就多了一分光明,此即「想、空」義,能轉個人煩惱為大菩提,即身成就。

Om MaNi Padme 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