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星期日

敦煌寫本《壇經》研修筆記28:傳承

在正常情況下,拜師都是因為景仰對方所擅長的事,但願倣效並接力把之流傳於世的。至於為師的,遇上適合的人選祈願承傳,該會傾囊以授,確保對方能完整地學習。但當想到延綿血脈的話,單憑口耳相傳,委實難以讓後代有一個明確的根據。始終,傳承的途中隨時都會有誤傳或失傳之虞。是故,有所依據以盡力保持「不失本宗」是重要的。萬一中途真的有閃失,這亦可作為隔代傳承的根據。因此,學廚有秘方,學武有秘笈,學惠能說禪法亦有《壇經》。

《壇經》完整地記錄了惠能說法多年的奧義,故云:「得遇《壇經》者,如見吾(惠能)親授。」因此,《壇經》所印的是惠能的心,這是一顆令人「頓見真如本性」的「自心」。印了這顆心,人準會自覺地通過「般若行」,去修煉「於相離相,於空離空」、「開佛知見」、「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至於如何證實自己真的與惠能印心呢?這大可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在做惠能所做的事。惠能奉獻了他的人生予「有累劫之因」的人,給他們「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若真的印了心,其法身何止在我們左右,甚至就在我們之中。若真的印了心,我們早晚都會像惠能一樣,感受到傳法是何等熟悉的體驗,並發現原來這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