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一個世界。「我」是甚麼,我的世界就是甚麼。何以見得?佛和凡夫同處一個時空;佛「自性悟」認為這是淨土,凡夫「自性迷」卻認為這是穢土。由此可見,所謂淨土、穢土,實乃心靈境界而非物質世界。
形成上述歧見的成因是自我中心(又名「我執」)。佛的(菩提)心所包容的是一切人與事,但凡夫的(私)心所包容的卻只是自己和順心的事。當凡夫遇上佛,他們的世界是無法交集的;但假如彼此間有共通點的話,奇蹟般的交集便會發生。而讓奇蹟得以發生的共通點,就是佛也曾經驗過或正經驗著令人煩惱不安的事情。
佛視種種令人煩惱不安的事情為試煉。這是有關開啟成佛力量(即自性本尊)的試煉。當佛超越了那些讓人煩惱不安的事情,只要凡夫願意仿效並啟動成佛力量,便可馬上轉凡成聖,其世界亦在瞬息間從穢土變成淨土,故云「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惠能在《壇經》便帶領大眾一同做過類似示範。
淨土是自他成佛共享的光明境界。除了自己之外,他人也可見可聞可感的,故云「內外明徹不異西方」。其中一種開啟成佛的力量名「阿彌陀佛」,其境界的代號是「西方」,進入「西方」象徵的極樂世界之密碼為「南無阿彌陀佛」,保險庫鑰匙為皈依自性(即捨棄自我中心)。
其實,所有事情都是中性的。屬好(試煉)屬壞(障礙),皆由人給它們定性。一切令人煩惱不安的事情都是通向成佛的大門。想證明一個人(包括自己)是否成佛,只要觀察其人能否通過種種試煉,保持心靈自由即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