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位出場的淨諸業障菩薩提出「無我」。由於修行者往往在「度他」時太著意、太用力,反倒容易形成「人我執」和「法我執」。正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提出:「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故此,淨諸業障菩薩就在這個骨節眼上,提醒我們在運用八萬四千門去「度他」時,別趾高氣揚,免於墮進自我陶醉或自我麻醉的陷阱。我相及人相即「人我執」;眾生相及壽者相即「法我執」。以上任何一相都是荒謬的,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故此,淨諸業障菩薩便教導我們離四相。
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
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圓覺經》第八位菩薩辯音的象徵意義
緊隨著威德自在菩薩介紹過三大方便法門之後,辯音菩薩便示範如何運用「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禪那」。
辯音菩薩以二十五種組合(即「二十五種清淨定輪」),譬如「單修奢摩他」、「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等,去設計出不同的修行方式,以迎合修行者的獨特需要,助其積極地面對煩惱。正如彌勒菩薩提出,貪愛創造出一切煩惱;不過欲望或煩惱並非洪水猛獸,我們根本不用逃避。若能坦然地正視自己的欲望或煩惱,反倒讓我們更瞭解和體貼他人。
「奢摩他」專門對治那些慣性地要有所作為的人,好讓他們能安靜下來,別再做無意義的事。相反,「三摩缽提」則專門對治那些誤以為真的是甚麼也不需要做的人。至於「禪那」則是一種觀察,觀察自己的欲望或煩惱生起,而情緒仍不受到任何干擾,始終保持寧靜至遠、輕安自在。三大方便法門既可一門深入地修,也可按實際狀況來輪流交替運用。雖然辯音菩薩只示範了二十五種組合,但其實以此方式,我們還可繼續發展出八萬四千門。
辯音菩薩以二十五種組合(即「二十五種清淨定輪」),譬如「單修奢摩他」、「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等,去設計出不同的修行方式,以迎合修行者的獨特需要,助其積極地面對煩惱。正如彌勒菩薩提出,貪愛創造出一切煩惱;不過欲望或煩惱並非洪水猛獸,我們根本不用逃避。若能坦然地正視自己的欲望或煩惱,反倒讓我們更瞭解和體貼他人。
「奢摩他」專門對治那些慣性地要有所作為的人,好讓他們能安靜下來,別再做無意義的事。相反,「三摩缽提」則專門對治那些誤以為真的是甚麼也不需要做的人。至於「禪那」則是一種觀察,觀察自己的欲望或煩惱生起,而情緒仍不受到任何干擾,始終保持寧靜至遠、輕安自在。三大方便法門既可一門深入地修,也可按實際狀況來輪流交替運用。雖然辯音菩薩只示範了二十五種組合,但其實以此方式,我們還可繼續發展出八萬四千門。
2014年9月21日星期日
《圓覺經》第七位菩薩威德自在的象徵意義
清淨慧菩薩介紹過脫離眾生之純本能生命形態的四個次第之後,威德自在菩薩主要教導我們如何修行。雖則修行方法有八萬四千門,然萬法都跳不出「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禪那」三大方便法門這個框架。
簡單來說,第一種方法「奢摩他」修「空」、「定」。事實上,當一個人不鎮靜、緊張、擔心時,所想、所說、所做的一切必然缺乏智慧。與其加劇自己的不安,甚至冒犯錯的風險,倒不如安靜下來,甚麼也不幹為妙。因此,有些修行方法專門教人停止所有作為,只需放鬆地呼吸即可。
第二種方法「三摩缽提」修「假」、「慧」。此法教人「以假修真」,主要是通過觀想本尊與自己瑜伽在一起,最後達至本尊即我、我即本尊之效。此法最能體現「如幻三昧」,發揮創造力。皆因自己作為一介凡夫去面對煩惱未免乏力;但當自己與本尊在一起,甚至自己已幻化成本尊,那就充滿力量了。試問還有甚麼煩惱是不可被超越的呢?
第三種方法「禪那」修「中」、「直心」。這與《楞伽經》所講的「觀察義禪」遙遙呼應,視一切平等平等,故煩惱即菩提。「禪那」是終極開悟的表現,修行者能全然地活在當下,展現出無窮的生命力。
2014年9月18日星期四
《圓覺經》第六位菩薩清淨慧的象徵意義
由眾生之純本能生命形態之脫離,即是隨順覺性。絕不是脫離了眾生之純本能生命形態之後,再要去找甚麼隨順覺性,這就是清淨慧菩薩之所教。脫離眾生之純本能生命形態,當中又可分為四個次第,而這四個次第恰好與《楞伽經》所說的四種禪法相應。
第一個次第是「凡夫隨順覺性」,與「愚夫所行禪」相應。簡而言之,這仍算不上是修行。
第二個次第是「未入地者隨順覺性」,與「觀察義禪」相應,這才是真修實行的開始。此時,修行者「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雖已能如實觀照一切現象,但仍執取於有覺有照,還未究竟。
第三個次第是「已入地者隨順覺性」,與「攀緣如禪」相應。此時,修行者「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常覺照而不住覺照,知悉宇宙之真相。
至於最後一個次第是「如來隨順覺性」,與「如來禪」相應。此時,修行者「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明白真妄不二之真諦,能於有限的現象世界,活出無限的真實生命力。這正好描繪出一個眾生成佛的生命自然發展過程。
2014年9月14日星期日
《圓覺經》第五位菩薩彌勒的象徵意義
至此,「自度」的步驟基本上已經完成。
接下來,便朝往「度他」的步驟邁進。第五位現身說法的菩薩是彌勒。為普度眾生作好準備,彌勒主要提出了眾生以貪愛為根。有貪即有嗔、癡。此「貪、嗔、癡」又名根本煩惱,能生起一切枝末煩惱,是眾生之純本能生命形態。彌勒提出要修行便得先建立較高的思想中心(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菩薩以大悲為根本。如此一來,其他的心意識中心就會自然地發展,轉識成智過程中才不會偏離軌道。
接下來,便朝往「度他」的步驟邁進。第五位現身說法的菩薩是彌勒。為普度眾生作好準備,彌勒主要提出了眾生以貪愛為根。有貪即有嗔、癡。此「貪、嗔、癡」又名根本煩惱,能生起一切枝末煩惱,是眾生之純本能生命形態。彌勒提出要修行便得先建立較高的思想中心(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菩薩以大悲為根本。如此一來,其他的心意識中心就會自然地發展,轉識成智過程中才不會偏離軌道。
2014年9月11日星期四
《圓覺經》第四位菩薩金剛藏的象徵意義
對於第四位出場的金剛藏,宗密在《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有如是注釋:「金剛堅而復利,堅則無物可壞,利則能壞一切,此菩薩智亦爾,煩惱不能侵,外魔不能動堅也,能破諸障斷人疑惑利也……疑心既無,即具無盡功德」。那末,人生最大的煩惱與困惑到底是甚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的。不過對於大部份修行者而言,莫過於以為自己必須消除所有業障才可成佛了。然而,當我們自身內的金剛藏甦醒過來後,心中的猿猴和意念上的馬兒都會安定下來,使我們認清那些庸人自擾的煩惱根源,並有能力將之一一斬斷。這即是禪宗講的「立斷」,或淨土宗講的「橫超」,「立地成佛」。既了知過去的種種已經過去,金剛藏提醒我們把握當體當下之一瞬,讓我們從現在這一點繼續上路,自信地發揮自己的功用,給那些與自己有相似際遇的人作示範,展現本來具足的法身四德(即「常樂我淨」)。
2014年9月7日星期日
《圓覺經》第三位菩薩普眼的象徵意義
在修行的旅途上,我們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和事,種種遭遇都會幫助我們恢復本具的如來五眼。除了肉眼所見的現象(即「相」)外,還可重新開啟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從而洞察到一切現象背後所隱藏的真理。建基於普賢象徵的「如幻三昧」,通過文殊師利象徵的「神變加持」,我們可變身成普眼,以慈心觀開出「大悲如幻三昧」;體認到人人平等,並真正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是整體存在的一部份,一個都不能少!眼前一切雖如夢如幻般在生滅滅生之中,但我們確知每一刹那都是真實的,每一刹那都是充滿絕對價值的。既感受到一體同觀,看見人人本具的佛性,大悲之情便油然而生。但這並不意味我們會愛心泛濫,盲目地隨順。相反,由於我們時刻保持覺醒,所以必定會做出最有利於整體存在之適當回應;以活現即使身處世間,精神境界仍「染而不染」。
2014年9月4日星期四
《圓覺經》第二位菩薩普賢的象徵意義
在認知層面上擁有真理,只不過是「理具成佛」。我們必須通過「加持成佛」(即當下的心意識相應於如來的精神境界)的種種方法,去活現真理,才能切實地「顯得成佛」,否則僅屬紙上談兵。故此,下一步要做的是實踐普賢行願,「知幻即離」和「離幻即覺」,而重點則在於了悟一切雖幻但非空無。這個正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所做的示範。而這個修行階段的訣竅是「如幻三昧」、靜心觀空。尤應注意的是,這個「空」並非甚麼都沒有,而是包羅萬有、充滿可能性的。一切在當下發生的色法與心法,都會「法住法位」,其「功業不可朽」。這個亦即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的《天真之歌》,經常被人引用的其中一句詩「刹那即永恆」所描繪的真實狀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