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與現代企業的績效管理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繪馬祈願的方式曾經過一連串演化。據說,古代日本人使用被視為神明坐騎的馬匹來進行祭祀。後來,似乎因為舶來的活馬供不應求,人們便改用土製馬匹,繼而木製馬匹,再改成能站立的木板馬匹。之後,更進一步簡化成把馬的形象繪畫在木板上,形成了時下所見的繪馬。這亦是「繪馬」名稱的由來。
隨著時代變遷,繪馬的款式也層出不窮。各地神社以代表所供奉的神祇的圖騰或信仰,在繪馬上繪畫不同圖案或製成不同形狀的繪馬。例如:伏見稻荷大社的使者為白狐,其繪馬為狐臉繪馬;以守護女性為主要信仰的河合神社,其繪馬為鏡形繪馬。
此刻重溫曾見過寫上求學業、求富貴、求姻緣、求安產、求痊癒的繪馬時,想起《日本傳統文化事典》的作者中村義裕提及,寫在繪馬上的內容原本不應該只有對神明的「許願」訊息。完整的內容本來是包含祈願者自己會為所願之事付出何種努力,並僅請神明「保佑」而已。繪馬的原始作用並不是要求神明為祈願者做些甚麼,而是記敘自己面對某件事情時的決心以至即將採取甚麼行動來達成心願。
從上述繪馬的原始意義來看,寫繪馬祈願其實與時下在職人士訂定績效管理計劃的行為相似,而繪馬跟現代企業的績效管理工具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日載於 Facebook。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