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明明說「四弘大願」,何以「無願」為成佛的三三昧之一呢?這與理解「無相」的邏輯相同,「無願」的前題是「有願」。若不曾「有願」,就根本沒有願可「無」。所以,下一步要瞭解的,就是「願」從哪裡來?
十二部經教示,所有菩薩都是乘願再來,許諾生生世世返回此土圓滿所願的。而各菩薩的願,皆從無始以來便烙印在其種子中,使其願形成一股堅實的慣性力(又名業力、羯摩力),足以讓菩薩重新出世時,自然而然地重拾本願。更重要的是,其羯摩力會隨著每期人生所作之功德,不斷優化種子,力量亦隨之而升級。《法華經》的常不輕菩薩便是一例。
事實上,這些菩薩都是大乘運動所建立的楷模,旨在向人們展示如何活出佛的生命。所以,只要我們對某菩薩的願生起敬意及歡喜心,便可把其願當成自己的願,致力投身該菩薩的行列中,分擔其工作。成為觀音菩薩見習生也好,普賢菩薩見習生亦得。
若想以菩薩的願當成自己的願,方法就是把「我」與所心儀的菩薩瑜伽在一起。從此,「我」就成了該菩薩的分身,所作所為皆以該菩薩的願為出發點。那末,所行的願就不是「我」的願,這就是「無願」的一種體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