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一般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作起始,說明該部經的主旨和說法對象。通常在第一段經文中,敘述者阿難、佛說法的地點、參加法會的人物、法會的行儀等,都記錄得鉅細無遺,唯獨說法時間卻似有還無,佛總是在「一時」說法。不過,這兩個看似可有可無的字,卻背負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佛經以說故事的形式,帶領讀者進入開悟者的心靈世界。如同讀小說、看電影,遇上景仰的角色,人們總嘗試仿傚。有些仿傚者一出現,我們就知道其模仿對象是誰。而這種情況,往往只需其相貌、打扮、或談吐舉止相似即可。然不管是仿傚者還是其他人,都清楚知道這只是一種模仿。不過,有時候,我們也會碰上一些渾身散發著某種特質的人,我們會驚訝於他們與某某值得景仰的人極其相像。儘管那人的外表與某某完全不同,但我們就是感受到某某彷彿真的就在眼前一樣。為甚麼會出現這種莫名其妙的現象呢?那完全是因為形似跟神似的分別。而要做到神似,便必須掌握「一時」。
佛經一開始便提示讀者,那個故事就在「一時」(即此刻)發生。若讀者能跟隨指示,全情投入到故事之中,便可「不起於坐」,立刻與說法者把臂同遊諸佛國,感受一位開悟者的情操與品格。所以,「神變加持」(即想像自己成為某位本尊)根本上毫不神秘。事實上,當我們有景仰的本尊時,自不然會對其朝思暮想,行住坐臥也常在思念中。其思考模式、性格、處世的心懷與言行,時時刻刻都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久而久之,我們的思考與待人接物的方式,也會愈來愈接近所景仰的本尊(人格化),故說「神變加持」是從模仿開始的。伴隨著與本尊的完美結合,此時我們即意識到本尊即是自己內在的、超越的真實存在(非人格化);正如通過強烈的愛,愛者與被愛者合二為一。這種與本尊的完美結合又稱「三摩地」解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