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星期日

《楞伽經》對勘記(上)

在中國,《楞伽經》先後出現過四個漢譯本。第一個是412年來華的曇無讖譯《楞伽經》四卷,然此譯本早已佚失。第二個是435年來華的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以下簡稱「求譯本」。第三個是菩提留支於513 年譯出之《入楞伽經》十卷,以下簡稱「菩譯本」。第四個是實叉難陀於700年譯出之《大乘入楞伽經》七卷,以下簡稱「實譯本」。

對於上述三個現存譯本,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在《入楞伽心玄義》有以下評價:求譯本「四卷迴文不盡,語順西音,致令髦彥英哲措解無由。愚類庸夫強推邪解」;菩譯本「十卷雖文品少具,聖意難顯,加字混文者泥於意,或致有錯,遂使明明正理滯以方言」;而實譯本「則詳五梵本,勘二漢文,取其所得,正其所失,累載優業,當盡其旨,庶令學者幸無訛謬」。在此,值得提的是,法藏本人一直參與實譯本的翻譯工作,其評價具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

然而,儘管後出的實譯本試圖解決前兩個譯本的問題,但較早出的求譯本卻始終是最廣泛流通的。綜合歷來多位注釋家的意見,基本上可歸納出兩點共識。一是認為求譯本「難讀」。二是認為以菩譯本與實譯本同參,不但有助明瞭求譯本,而且還可更充分地掌握《楞伽經》的義理。蓋明臨濟正宗中都沙門員珂會譯本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把三個譯本並排,然後加上會譯本,實行四套經文並排之目的亦在於此。

現存的三個譯本在篇幅上存在顯著的差異,難免惹起疑竇。有鑑於此,筆者遂根據黃寶生譯注《梵漢對勘入楞伽經》所載的《中華大藏經》第十七冊之求譯本和實譯本,做了首輪對勘。然後再根據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發行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入楞伽經》及《大乘入楞伽經》電子版,進行複勘。在複勘期間,還對照《梵漢對勘入楞伽經》所載的梵文編訂本以下簡稱「梵訂本」。此梵訂本乃印度學者維迪耶按照日本淨土真宗學者南條文雄所造之梵文本而編訂。

是次對勘工作之目的,僅針對三個譯本之間,造成篇幅上有差異之成因,以及辨識多出了或缺少了的經文內容之梗概。至於三個譯本的譯文對應或矛盾與否,則不屬此文的討論範圍。

以下是針對上述三個現存譯本的內容對照表:

求譯本
菩譯本
實譯本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卷一)#1
請佛品第一 
卷一)
羅婆那勸請品第一 
卷一)
問答品第二 
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終)
一切佛語心品第二 
卷二)
集一切法品第三 
卷二至四)
集一切法品第二 
(卷一至三)
佛心品第四 
卷五)
一切佛語心品第二(終)
盧迦耶陀品第五(卷六)
一切佛語心品第三 
卷三)
涅槃品第六 
卷六)
法身品第七 
(卷六)
一切佛語心品第三終)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卷四)
無常品第八 
(卷七)
無常品第三 
卷四至五)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終)
入道品第九
卷七)
現證品第四 
卷五)
問如來常無常品第十 
卷七)
如來常無常品第五 
卷五)
佛性品第十一 
卷七)
五法門品第十二 
卷七)
恆河沙品第十三 
卷七)
刹那品第十四 
卷八)
刹那品第六 
卷五)
化品第十五 
卷八
變化品第七 
(卷六
遮食肉品第十六 
卷八)
斷食肉品第八 
(卷六
#2
陀羅尼品第十七 
(卷八
陀羅尼品第九 
(卷六
#3
總品第十八 
(卷九至十
偈頌品第十 
(卷六至七

#1  求譯本的起始「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對應於梵訂本的第一品第一段,跟著的經文即為梵訂本的第二品。而梵訂本第一品的其他部份即羅婆那王遙知世尊從龍宮出,因而率領隨從前往勸請說法之內容,求譯本並沒有包含其中。

#2  求譯本沒有〈陀羅尼品〉。此品篇幅短,全部內容是咒語。世尊說如人能掌握、記住、宣示和通曉那些咒語的話,那麼一切惡魔都不能侵擾他們。萬一遇上麻煩,只要念誦那些咒語一百零八遍,惡魔便會喊著逃。

#3  菩譯本的〈總品〉與實譯本的〈偈頌品〉,均為整部經的總結,但求譯本並沒有這部份。此品與〈陀羅尼品〉剛好相反,篇幅甚長。全篇以偈頌形式呈現。

根據梵訂本,最後一品共有884頌。若然梵訂本確實貼近原典面貌的話,那麼菩譯本和實譯本均未曾譯出全部內容。菩譯本缺譯的偈頌包括:第1-911-1223-26334854-5763-647985-8688-9294104-109114-119127-128130133135-137149167176-177180183-184186-189194-196199-200205-210244-245265285-288290292-294296-302305-310332352-354373-378385-406433435-439443-450452-453456-458462-471474-487500-501581-613657-662687708730736823-828頌。合計共缺了223頌。至於實譯本,菩譯本缺譯的偈頌它都缺譯,而且還額外缺譯了第34148884頌。合計共缺了226頌。兩個譯本缺譯的偈頌,分別約佔最後一品中全部偈頌的四份之一。

當然,以上說法只建基於梵訂本與原典無甚差異的前提上。故不能排除菩提留支和實叉難陀原有的抄本,根本就如其譯出的內容一樣。因此,不能妄稱他倆把內容略去未譯。同樣道理,求譯本原有的抄本也可能根本就是如此,故也不能妄稱求那跋陀羅把最後兩品之內容略去未譯。事實上,最後一品即菩譯本的〈總品〉或實譯本的〈偈頌品〉的篇幅長,這個正是造成求譯本只有四卷,而其他兩個譯本則多於四卷的主要成因。再加上,求譯本的第一品,並沒有包含羅婆那王勸請世尊說法的內容,也是造成求譯本相對於其他兩個譯本短的成因。至於菩譯本比實譯本長了三卷的成因,蓋如法藏所說,那是因為菩提留支「加字混文」所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