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的道場,代表大智;四川峨嵋山普賢菩薩的道場,代表大行;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代表大悲;和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的道場,代表大願。
翻閱某法師撰寫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之傳奇異聞錄時,讀到以下一段文字:
「一說到菩薩的現身,總認為是神話……在藏經中可以讀到《賢愚因緣經》、《百喻經》……假若把這一切都認為是神話的話,我真不懂,我們對宗教的信心和對宗教理想境界的仰望應該依甚麼來建立?……如何才能解脫?……只要我們一心不二,虔誠的信仰、稱念、禮拜,我們若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智慧、勇猛,觀音菩薩一定能解救我們。」
先不管宗教的問題,「我們若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智慧、勇猛」,已可自救,還需待救嗎?
的而且確,佛經有不少神話式的描述,這是因為寫佛經的印度人喜歡講故事。這等描述是要透露真實,而非事實。例如:佛經常有諸佛菩薩聚首一堂的情景,這意味在世的佛不只一位,而菩薩就代表證悟者的各種品質。
當我們讀到以某尊菩薩為主角的經時,那部經旨在闡釋證悟者的某種品質,而不是說該尊菩薩並不具備其他品質。換句話說,文殊並不是只有大智,而沒有大行、大悲和大願;普賢並不是只有大行,而沒有大智、大悲和大願;觀世音並不是只有大悲,而沒有大智、大行和大願;地藏並不是只有大願,而沒有大智、大行和大悲。其實,各尊菩薩都具足大智、大行、大悲和大願,只不過當佛經想探討某種品質時,就聚焦在某種品質而已。這亦即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具足菩薩們所代表的品質。
若忽略了佛經的菩薩和異象等之象徵意義,而執取於文字的話,我們便「著相」了。若然真的是這樣,或許我們還不至於犯下《壇經》指的「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不自見迷,又謗經法」那麼嚴重,但肯定我們已錯過了字裡行間所揭示的真理。